简答题 10. 为什么说对立统一规律是唯物辩证法的实质和核心? 答:(1)对立统一规律揭示了事物普遍联系的根本内容和发展变化的内在动力。 (2)对立统一规律是贯穿唯物辩证法的其他规律和范畴的中心线索,是理解它们的“钥匙”。 (3)对立统一规律规定矛盾分析方法是认识事物的根本方法。 (4)是否承认对立统一规律,是辩证法和形而上学两种世界观根本分歧的焦点。 11. 新民民主主义革命理论的基本观点是什么? 答: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是~种适应中国革命需要的崭新的革命理论,其基本观点主要有: (1) 关于革命的性质,是无产阶级领导的人民大众的反帝反封建的新民主主义革命。 (2) 关于革命的动力,明确提出农民是革命主力军。 (3) 关于革命的对象,从中国的具体实际出发,用经济条件决定政治态度的科学方法把中国资产阶级分为买办资产阶级和民族资产阶级。由此确定了中围革命的对象不是~般的资产阶级,而是中国的大资产阶级和封建地主阶级,以及压迫、剥削中国人民的帝国主义。 (4) 关于革命的领导权,充分强调中国无产阶级及其政党的领导地位,并解决了在中国这样的半殖民地半封建国家,无产阶级及其政党如何实现领导权的问题,认为无产阶级的领导是中国革命成功的关键。 (5) 关于革命的道路,提出中国革命必须走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道路。 (6) 关于革命的步骤,提出中国革命分两步走的理论,认为中国革命必须先完成资产阶级民主革命任务,才能进行社会主义革命。新民主主义革命是社会主义革命的准备,它的前途只能是社会主义,社会主义社会是新民主主义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 (7) 关于革命的方式方法,提出统一战线、武装斗争、党的建设是中国革命的三大法宝。其中,统一战线和武装斗争,是战胜敌人的两个基本武器,党的组织是掌握这两个武器以实行对敌冲锋陷阵的英勇战士。 12. 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的内涵是什么? 答:(1)“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是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路线的简明概括。它的具体内容是党的“十三大”首先提出的,即:“领导和团结全国各族人民,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坚持改革开放。自力更生,艰苦奋斗,为把我国建设成为富强、民主、文明的社会主 (2)经济建设是全党和全国工作的中心,坚持党的基本路线不动摇,最重要的是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不动摇。 (3)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即是指坚持社会主义道路,坚持人民民主专政,坚持共产党的领导,坚持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和邓小平理论。四项基本原则是我们的立国之本,是社会主义建设的政治保证。 (4)坚持改革开放,因为改革开放是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必由之路。我们的社会主义是改革开放的社会主义,不坚持改革开放,社会主义是没有出路的。两个基本点都服从和服务于经济建设这个中心,一个中心与两个基本点都统一于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实践。 13. 人的价值实现的条件和途径是什么? 答:(1)无论是个人社会价值还是自我价值的实现,都必须具备一定的条件。条件是非常复杂的,总起来讲可分为主观条件和客观条件。 ①主观条件是指个人的机体素质和所具备的知识、技能,以及个人的意志、品质等。 ②客观条件是指个人所处的客观的社会环境和机遇。社会环境包括社会需要和社会所能提供给人们去实现其自身价值的各种条件和手段。机遇是指个人价值在实现过程中出现的某种有利的偶然性。尽管这种偶然性也是受必然性所制约的,但对于具体的个人来说,却是一种机遇。 (2)个人价值实现的惟一途径是社会实践。个人价值在实现以前只是潜在的价值,只是一种可能性。要使潜在的价值变为现实的价值,把可能转化为现实,就必须通过社会实践。一个脱离社会实践的人,是什么价值也实现不了的。 14. 在革命统一战线中如何正确处理资产阶级的关系? 答:在革命统一战线中正确处理同资产阶级的关系就要实行叉联合又斗争的政策。 (1) 中国无产阶级及其政党必须对民族资产阶级实行又联合叉斗争的政策。中国民族资产阶级是一个具有两面性的阶级。他们具有革命性的一面,又有易同敌人相妥协的一面,所以无产阶级对这种动摇性和不彻底性又要进行必要的斗争。另外,民族资产阶级参加反帝反封建的斗争,从根本上来说,是为了建立一个资产阶级共和国,这条旧民主主义革命的道路对革命发展和历史的进步起着消极的作用。这也要求无产阶级及其政党在同他们进行联合的同时,进行必要的斗争。 (2) 在特殊情况下,无产阶级与大地主大资产阶级中的某一些派别也会结成统一战线。这个时候。无产阶级及其政党,必须根据不同的情况和不同的对象,进行各种不同的联合与斗争。 (3) 对民族资产阶级和大资产阶级,无产阶级及其政党都要采取叉联合叉斗争的政策,但是在联合与斗争的性质及方式上是有差别的。同民族资产阶级主要是政治上的联合和斗争;斗争的主要手段是批评和教育。而大资产阶级从总体上说来,是中国革命的对象,只是在特定的条件下,其中某一集团有可能成为无产阶级的间接的暂时的同盟者。无产阶级及其政党与他们的联合,属于利用敌人内部矛盾性质的联合,对他们的反动政策耍进行针锋相对的斗争。这种斗争既有和平的说理斗争,也有非和平的流血的斗争,甚至不排除一定规模的武装对抗和冲突。 15. 为什么“一国两制”是实现祖国统一的最佳方案? 答:“一国两制”是实现祖国统一的最佳方案,这是因为: (1) “一国两制”符合港、澳、台的历史和现实,符合中华民族实现祖国统一的共同愿望。港、澳、台自古以来就是中国的领土,是中国不可分割的一部分,理应与大陆实现统一。但是,由于这些地区长期实行资本主义,社会制度和生活方式,与大陆的社会主义存在着根本的差别。实行“一国两制”,既能实现祖国统一,叉保留它们的差别,所以它是一种最佳方案。 (2) 解决港、澳'厶问题,实现祖国统一,必然涉及我国社会主义国家的主权,涉及到港、澳、台地区的历史和现实,也涉及有关英国、葡萄牙、美周等国家在这些地区的利益。因此,要使这些地区回归祖国怀抱,实现祖国统一,必须有一个被几个方面都能接受的方案,既坚持维护国家主权的原则性,又体现高度的灵活性,有利于保持港、澳、台地区的经济繁荣、社会稳定,又不损害英、葡、美等国家在这些地区的利益。 (3) “一国两制”的构想符合大陆和港、澳、台经济共同发展的要求,而且,它更有利于保持港、澳、台地区的经济繁荣、社会稳定。 (4) “一国两制”符合大陆的历史和现实。大陆实行的是社会主义制度,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主体。实行“一国两制”,主体是大陆的社会主义。所以,“一国两制”不仅考虑到了港、澳、台地区的现实,而且更考虑到了大陆的现实。大陆坚持社会主义,是实行“一国两制”的基础,也是祖国统一的基础。 “一国两制”,和平统一,既适应了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的需要,叉充分照顾到港、澳、台地区的历史和现实的状况,同时也妥善照顾到一些有关国家在这里的投资和其他利益,是一个各方都能接受的最佳方案。 16. 简述系统及主要特征。 答:(1)系统是指相互联系的要素按~定方式组成的统一整体。 (2)系统的主要特征有: ①整体性,指系统作为整体具有它的各个要素都不单独具有的性质和功能,这是系统的最本质的特征; ②结构的有序性,指系统内部各要素之间的联系遵循一定的顺序和规则; ③内部结构趋向优化的特性,指系统内部各要素的结合趋向于强化和优化系统的整体功能。 来源:考试吧
学习地址:济南市花园路58号(历城区党校大门口咨询接待处)。
邮 箱: ck@sdcknet.cn
咨询电话:0531—69951586 15552879166 13176021506
网 址:山东省成人教育考试网 www.sdcknet.cn
乘车路线:市内乘30路、80路、118路、201路到辛祝路南口站下车,乘11路、138路、308路、K91路到华信路北口站下车,沿花园路与华信路十字路口向东50米路南历城区党校大门口咨询接待处。
|